活性定义1活性单位(U)是指在37℃下,50μl反应体系中1小时内完全酶切1µg pPIC9K(Dcm-)所需的酶量。根据SDS-PAGE凝胶电泳检测,蛋白纯度不低于95%。
星号活性
在37℃下,在50μl CutBuffer F, GMP Grade反应体系中,将20U的BsaI, GMP Grade与1μg pPIC9K(Dcm-)共同孵育1小时,未检出其他核酸酶污染或星号活性导致的底物非特异性降解。需注意,延长酶切时间可能会出现星号活性。
非特异性内切酶活性
在37℃下,在50μl CutBuffer F, GMP Grade反应体系中,将20U的BsaI, GMP Grade与1μg的超螺旋质粒DNA共同孵育4小时后,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,结果显示少于20%的质粒DNA转化为缺刻或线性状态。
DNase活性
在37℃下,在20μl CutBuffer F, GMP Grade反应体系中,将20U的BsaI, GMP Grade与15ng的双链DNA片段共同孵育16小时,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,双链DNA片段未发生变化。
RNase活性
在37℃下,在10μl CutBuffer F, GMP Grade反应体系中,将20U的BsaI, GMP Grade与500ng RNA共同孵育1小时,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,不低于90%的RNA保持完整。
同裂酶信息
与BsaI相关联的同裂酶包括Eco31I、Bso31I和BspTNI,其识别位点为:GGTCTC(1/5) 5'GGTCTC(N)₁↓3',3'CCAGAG(N)₅↑5'。所使用的BsaI, GMP Grade经过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获得,能够在15分钟至1小时内精确完成目标DNA的酶切。
严格的质量管理
本品采用符合GMP规范的产品生产与质量管理体系,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以及原材料和辅料的全程可追溯性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及任何动物来源的原料,并对宿主蛋白、外源DNA、非特异性内切酶、DNase、RNase等工艺相关杂质进行严格控制,同时管理微生物限度和细菌内毒素等指标。本品符合疫苗与药物生产领域对原辅料的严格要求。
失活条件及甲基化敏感性
失活条件为80℃下孵育20分钟。对于被CpG甲基化的DNA,酶切可能受到阻碍;而对于被Dcm甲基化的DNA,酶切同样可能受到影响。
选择尊龙凯时的优质生物制剂,保障您在生物医疗领域的需求,秉承严格的生产流程,提供高品质、可追溯的产品,以满足疫苗与药物生产的特别要求。